至善讲坛第十六讲——港社工协会黎永开先生谈慈善事业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作者:管理员    来源:至善学院   发布日期:2012-11-14 16:36:58  最后更新:2012-11-14 17:09:27    浏览次数:

       1014日晚18:30,在我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了至善讲坛第十六讲。香港著名慈善家,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会长黎永开先生走进至善讲坛,做了题为《明智捐献,如何将善心转化为公益善事》的演讲。出席本次讲座的有至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王冰老师等。

        黎先生以上海世博会口号为切入点,提出质疑——随着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真的让生活更美好吗?引起了在座深思。随后,他介绍了香港慈善及社会服务的发展。从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再到如今的21世纪,从本地乡绅及外国传教士的社区关怀,到正规、系统化社会服务的发展壮大,再到当今的民间组织成为推动商界参与关怀社会的主力军。不难看出,香港社工体系的发展成熟的确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据黎先生讲,香港正在努力建成官、商、民的合作平台。民间caring company是每个企业的追求目标,每年都会有上千家企业参选。其次,香港特区政府及非政府机构在提供福利服务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使得带有香港特色的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让大家更好的领会慈善精神,黎先生播放了名为《风雨同路见真心》的视频。短片通过四位不同专向的社会工作者与他们服务对象间的互动介绍,展现了香港社工广泛服务领域和优质社会效应。他们在工作中投入爱心、尊重与思考,不仅让对象更加自信积极的面对生活,自身同时收获了智慧和真情。彰显了“助人者自助”的理念。其中关怀未婚妈妈等真实个案使在座的同学们被社会工作者身上笼罩的人性光辉深深打动,报以真挚的掌声。

       讲座的最后,黎先生与数十位同学做了热情的互动。黎先生先后就如何看待陈光标高调慈善问题以及对当大学生的建议问题发表了观点,黎先生表示,对待任何一种慈善都应该持有鼓励的态度,并呼吁当代大学坚持每周一小时,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服务中学习,在奉献中提高。正像黎先生所说的那样,钱多钱少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有一颗真善美的心。慈善与社工不仅是提供帮助,还是助其自助。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献出一份爱。

       讲座在一片持久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幕,慈善之光点亮今夜、点亮至善人心。慈善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慈善不仅仅是单纯的帮助与救济,更是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对真善美的弘扬。我们相信:只要有爱,终将止于至善;只要奉献,终将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