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强化体系,深层助力学校再捧优胜杯
作者:管理员    来源:至善学院   发布日期:2016-07-14 15:23:24  最后更新:2016-7-14 15:23:49    浏览次数:

      

     

      在学校团委的精心组织、各专业学院的鼎力支持和参赛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总分310分,平历史最好成绩并再捧“优胜杯”。江南大学在近三届“挑战杯”中屡获佳绩,两次捧得“优胜杯”,一次仅以10分之差与“优胜杯”擦肩而过,充分说明江南大学抓学风建设,促创新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据统计,在江南大学参赛第十四届“挑战杯”获奖的47名学生中共有至善学子17名(其中目前在册的至善生12名,刚刚毕业并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至善荣誉生5名),占获奖学生总数的1/3以上;获奖的6个团队中3个是由至善学子担任队长,占获奖团队总数的1/2;获奖的6位第一指导老师中4位担任至善导师(其中人生导师和科创导师各2位),占获奖第一指导教师总数的2/3。

     

      至善学子在本届“挑战杯”中表现优异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结果?

 

      在下结论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在近三届“挑战杯”中至善生获奖人数从2011年的3人到2013年的6人,再到2015年的17人,逐年大幅攀升,成效喜人。至善学子在获奖学生中不断涌现,除了他们自身的勤奋刻苦外,一是离不开专业学院的扎实培养,二是离不开学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三是离不开指导教师的全面指导,同时也应该与至善学院独创的“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强化体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至善学院为了培养未来各行各业领军人才必备的创新能力,在发现和充分认识基于内因的大学生创新活动规律应该具有创新意识萌发和创新能力释放两大阶段的基础上,创建了“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强化体系,相应设置了创新潜能激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两大强化训练环节,既防止自由放养,成果天成;也防止拔苗助长,一蹴而就。围绕两大强化训练环节,至善学院依次设计了自由主题沙龙和模拟学术论坛等系列项目,主要通过强化创新素质(打造创新基础、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然后依托组织全员参加大创训练项目,鼓励学术论文撰写和专利申请,参加以“挑战杯”为代表的科创竞赛历练,以及提升在申报各类综合奖和考(保)研面试中的竞争力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三创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创造能力、服务创业能力)。

 

      由此可见,在“挑战杯”获奖学生中至善生覆盖面大幅提升并超过获奖学生总数的1/3的局面是实施上述“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强化体系的必然结果。不仅如此,至善学院训练和彰显学生创新能力还有诸多环节,例如2015届毕业的173名至善荣誉生共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0篇(第一作者13篇),申请各项专利31个(第一专利人20人),93%的同学选择去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等均是对“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强化体系的有力支撑。

 

      至善学院为提升“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强化体系的成效,还特别注重使其与专业知识学习、导师配备及指导、创新创意课程学习、出国交流和素质提升活动等至善学院的系列培育措施相辅相成,达到以认知水平确立创新活动,以创新活动反促知识积累,以素质提升引导创新动力,以创新能力丰富素质内涵的效果。如2015年,至善生获省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全校的58.6%,获省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篇数占全校的42.9%;4人荣获校“十佳大学生”,3人获提名奖;3人担任“挑战杯”获奖团队的队长等均是“领袖素养”、“敢为人先”等素质提升教育的直接体现。而“挑战杯”获奖第一指导老师中2/3担任至善导师的事实,就是集全校最优秀的师资为至善生全员全程配备人生导师和科创导师的间接效果,因为“挑战杯”竞赛的指导并获奖是其人生指导或大创项目指导的延续,这种独特的师生关系有些还将进一步延续到研究生阶段的指导工作中。

 

      对上述“挑战杯”获奖成绩和获奖人员的分析,可以初步窥见至善学院“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强化体系以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初步成效。在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成效中专业学院主要提供专业基础,至善学院主要提供素质支撑,再加上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定会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在各类重大科创赛事中斩获越来越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