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冀
[个人简介]陈佳冀,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类型小说理论与批评实践。1982年10月出生,辽宁沈阳人,上海大学文学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2009.9-2011.9)。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理事,无锡市江南文化与影视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现已在《文艺报》、《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北京社会科学》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现已发表CSSCI论文11篇,CSSCI扩展版5篇,北大中文核心10篇;正主持教育部课题“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叙事’研究”一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横向委托项目与校自主科研项目各1项(已结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总经费数共计15万,现到账经费计11万;获得江南大学第十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连续三届“江苏省社联优秀论文二等奖”等荣誉多项。

教学工作情况
近三年,先后讲授过《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台港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两岸三地文学与影视》、《论文写作指导》、《影视文学与鉴赏》、《媒介文化研究》、《动画剧本写作》、《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
1.2012-2014近三年代表性论文情况:
2014年度:
①《中国“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意象的当代衍生与类型梳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4年1月;
②《中国当代文学“动物叙事”的资源谱系》,《云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4年5月;
③《“动物”的隐喻:关乎人与自然的诗性叙事——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中一类母题类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CSSCI)2014年6月;
④《启蒙,繁复的五四旋律》,《粤海风》2014年5月。
2013年度:
①《中国文学“动物叙事”原型情感基质的现代转承》,《宁夏社会科学》(CSSCI),2013年5月;
②《“方腔”、“方音”与“方言写作”的话语建构》,《文艺研究》(CSSCI扩展),2013年7月;
③《和谐表征·正态死亡·人本异化——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结局功能项类型设置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CSSCI扩展),2013年9月;
④《中国当代动物叙事人物角色类型研究》,《江苏师范大学学报》(中文核心),2013年7月;
⑤《试析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题材特质与叙事优势》,《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月。
2012年度:
①《物态本真、人性深潜与民族主体性建构》,《北方论丛》(CSSCI)2012年3月;
②《最后的“挽歌”:难以抗拒的生存绝境》,《山西大学学报》(CSSCI)2012年9月;
③《一个关乎道德与伦理的评判准则——中国当代文学动物叙事“标尺”模式述评》,《大连理工大学学报》(CSSCI)2012年12月;
④《“寻找”的尴尬与无法弥合的情感遗失》,《中南大学学报》(CSSCI)2012年10月;
⑤《中国当代动物叙事主述模式类型研究——以新时期文学(1978-2008)为重点》,《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年10月。
2.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
①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叙事’研究”(编号:14YJC751002);
②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生态思想发生发展研究”(编号:2013SJD750016);
③横向委托项目:“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建设与创新实践”(编号:12C792);
④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与建构”(编号:JUSRP11240 )。
参与:
①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编号:13&ZD122);
②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类型理论的批评与实践”(编号:09BZW014);
③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英语国家创意写作研究”(编号:14YJA751025)。
3.主要获奖情况
① 荣获江南大学第十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② 江苏省哲社第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方言写作”与“底层写作”的可能向度》;
③ 江苏省哲社第七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物态本真、人性深潜与民族主体性建构》;
④ 江苏省哲社第八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母题及其模式研究》
⑤ 指导学生分别荣获第五届、第六届NOC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
⑥ 荣获第五届NOC大赛动画制作赛项“优秀指导教师奖”;
⑦ 江南大学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国文学“动物叙事”原型情感基质的现代转承》;
⑧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012年度人物“青年学术进步奖”;
⑨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014年度人物“教书育人奖”。
附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