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学院素质创新课程简介系列十九《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作者:管理员    来源:至善学院   发布日期:2016-01-04 10:26:49  最后更新:2016-1-4 10:31:24    浏览次数:

教师简介

      刘胜骥,男,1947年生,台湾政治大学文学博士,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兼任教授,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研究员、所长。
      先后赴Stanford University胡佛研究所中国研究,Columbia University东亚研究所进修;1989.8-1990.7任韩国启明大学中国学系客座副教授讲台湾经验;1995.8-1996.7任新加坡大学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5.2-7月返武汉在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讲《社会科学方法论》; 2015.3-7月返武汉先后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社会科学方法论》;2015.4-5月赴无锡在江南大学马院讲《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设计》;2015.6月赴内蒙在内蒙古大学研究生学院讲《社会科学方法论》;2015.7月赴天津在南开大学暑期班院讲《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设计》。
      专著有《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研究设计》、《科学方法论》、《方法论》等;合著《中国大陆研究》、《中国研究导论》等。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

英文名称:Writing and publishing well in the sciences

总学时:24        讲授学时:24          学分:1.5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共授「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开题报告的范式」、「由毕业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结构的黄金比例」、「学术论文的起草与修改」、「学术伦理与抄袭界限」、「准备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学术论文的发表与投稿」八周课,课程中教授此八种的学术研究程序与设计、分解研究写作的基本观念、也教导从选题、开题、文献综述、章节设计、初稿草就、达成修订到准备答辩、通过口试、完稿论文的整套规范与技巧。

      学生能否认真体会写作技巧?除了老师课堂讲授方法之外、学生也该实习写作开题报告,老师为鼓励学生用心写作开题报告,规定学生期中提出一篇〈开题报告〉,对于成绩最优者3人,将各送参考书一册。

      为保证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在知识内容、方法技能、学术态度等方面达到充分吸收的状态,期末2小时将以1小时做综合问题与答复、第2小时做笔试,期末考以百分制观察和测量学生学习的成果。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基本理念,鉴于网络学习毁坏了学生写作能力(网上对话不同于正式论文格式、一问一答式思考伤害结构式理论思维、直接反应式叙述伤害典雅式人文表达、简捷迅速式词句伤害优美式文章词藻),首周先训练学生一般写作到锻炼论述能力:1.意思表达从标点符号的正确做起,2.优美措词再讲求精雕细琢,3.文思结构可以千奇百怪引人入胜,4.典雅式人文表达的温柔敦厚。

      次周继而锻炼学生论述能力:1、论文的定义与需求,2、科学论文「我口写我手」,3、用字精简,4、学术描述公正准确,5、论文构思逻辑合理,6、学术论文研究设计起承转合设计﹔06.4论述能力:从基本写作范式上磨练新表述,从基本思维能力上锻炼逻辑观念,从阅读前贤著作以三步法重新建构理论,从基本知识前提上寻找新假设,从验证假设前提上获得新发现。

      锻炼研究发表能力研究者乐于走上发表创见之途,知识列车靠着研究者不断的发表创新搭挂,1.建构模型应与研究假设阶段同步进行2、 建构模型时需设计路径与相关系数3、正确使用测验量表、统计软件与分析规则4、确认数据正确并一再检查数据5、检视模型待验证后以建构理论6、寻求研究发表与出版机会。

      学术文章写作风格第一特征是客观,1. 材料客观:指第一手观察、实验、调查所得﹔第二手材料指阅读文献。2. 写作客观:指避免使用人称代名词,尤其是第一人称单复数代名词的 I We林肯总统有名的〈民有、民治、民享〉267字盖兹堡演说中,用了10次我们(we)、我们(we)我们的(our)和我们大家(us)则各出现2次,至于我(I)则一次也没有用。议论文不许用我(I)、改用以强调说理能力,但是科学家不仅不用我(I)、连我们、我们的和我们大家都不用,科学论文只用第三人称(it)叙述,这个说理用客观见证而非主观认识、主观感情

 

      本课程将指导学生认识:   学术论文与一般文章的基本写法差异

写法差异

学术论文写作

一般文章

精简VS优美

科学语言是行文简洁流畅,正确明晰为要,并不忌讳平铺直叙。

词藻丰富、用字变化、表达曲折,句型忌平铺直叙;

客观VS主观材料

科学论文用是客观材料,直接材料是指第一手观察、实验、调查所得﹔间接材料是指阅读文献的第二手材料。

文章用主观材料,除了自己观察、实验、调查、阅读文献,也可以凭直觉、想象、杜撰创造。

直叙VS多种叙事法

只有直叙或称顺叙法,直叙顺序按研究设计中所设定之步骤依序开展,

多种叙事方法:除顺叙外、倒叙、插叙、附叙、补叙均无不可,

第一人称VS第三人称

学术文章写作风格第一特征是客观,避免使用第一人称I We

「我手写我口」以感同身受手法煽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选好主题、选好材料后,就要谋篇布局、把散开的材料一一安排定位、根据主题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文章有序;「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作者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结构包括两个层面:格式结构与正文结构,结构之下再细分段落,结构之体现再分叙述、议论、说明三种文体。科学论文则固定为说明文,一般结构包括:其格式结构为题目、署名、摘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与附录,正文结构为前言、研究假设、实验设计、验证程序、结论等。

      为什么写文章要讲结构设计呢? 因文章表现思路、呈现材料要靠结构安排,马克思曾分析人与动物不同,在于蜘蛛结网与蜜蜂筑巢的技巧纯熟准确却了无心意,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蜘蛛与蜜蜂高明的地方是设计。结构设计让概念串成文章,靠了设计使每篇文章都能不同。总之、文辞讲究信达雅安排,文章讲究风格妥当及结构完整、写作范式优良是让论文精彩的力量。

      一般文章写作的步骤为:拟题(或选题)→立意→选材→组材→构思→成文→修改。这方程式应用于论文写作可简化为:信息输入→信息加工(立意、选材、构思、组材)→信息输出(成文、修改)。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在于「信息加工」,因此,提高写作效率得从这个环节入手。在讯息量丰富、充足的情况下,提高脑部信息加工的速度,就可使信息输出加快、论文写作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一般写作与论文写作的起草步骤

起草

一般写作

论文写作

选题

语不惊人死不休

题目忠实反映课题

立意

主题→中心思想→发想或高潮设计

问题→研究假设→实验或调查设计

选材

笔记本、卡片搜集精彩诗句、文句

笔记本计算机、卡片搜集问题、文献

构思

需有变化、创新、美学的元素

需有方法、理论、假定的元素

组才

按起承转合,结构之为文章

按研究设计,循序成为论文

章节

多幕式→均匀情节变化、呼应高潮

程序式→逐步展示证据、验证假设

成文

感性文章能感动人

理性文章能说服人

质性研究为典型化样本分析

量化研究为创新性科学发现

修改

美化遣辞用字(通常作对句添词)

精简遣辞用字(删除不必要的冗词)

目标

满足「信」「达」「雅」三标准

满足「诚实」「精确」「逻辑」标准

 

三、考核方式与参考书目

      课堂出席占35%、读书报告或小论文一篇占35%,期末笔试占30%,上课全勤且读书报告或小论文成绩最优者3人,将各送参考书一册。

      教科书为刘胜骥所著《研究设计》(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已印妥出版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