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2015届至善荣誉生戈鑫
作者:管理员    来源:至善学院   发布日期:2015-11-23 15:54:31  最后更新:2016-11-23 16:02:29    浏览次数:

戈鑫,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15届至善荣誉生,在校期间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江南大学三好学生、古井贡酒奖学金等荣誉,并荣获2015届至善特别荣誉奖,现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离开江大的这些日子里,离开熟悉的风景与事物,于是开始遇见新的可能,遇见看不清的未知,弹指间,已5个月。我是所有15届毕业生里平凡的一个,似乎都有着相同的优点,也似乎拥有相似的缺点。但是感谢匆匆四年时光里,遇见至善,遇见她带给我的所有惊喜与美丽的际遇,遇见她让我看见更好的自己,所以谢谢您,出现在我的青春里。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来清华读书也逾3月,听得最多的是“行胜于言”,是辗转各个课堂老师们不厌其烦地问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而这个问题对于一直以来信奉“船到桥头自然直”,认为大部分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的我来说,每一次都不知如何作答才最为贴切。但好在我是一个并不盲从的人,虽然不知道遥远的20年亦或30年后我想要做什么,但每一次我都知道此刻我要做什么。这倒算得上我为数不多性格优点里的一个。

  也正因此,自打来到江南大学的第一个年头里,我便默默叮咛自己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严格对待各项学习及工作任务,甚少懈怠。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四年中每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师,也很感谢当时那么努力的自己,所以很庆幸大学四年中我的GPA与综合测评成绩历年均位列班级第一,也在大一便以554分通过CET-6。正因如此,我才得以有机会成为一名至善生。四年间,我也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第一届“古井贡酒奖学金”等奖项,并被授予“环境工程专业之星”、“优秀团员”、“江南大学三好学生”等称号。

  大一起,我便早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基础实验操作,大二开始担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的课题组组长,进行关于原位电动技术修复重金属与有机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期间穿插进行十二五水专项子课题“蠡湖岸带土壤中氮磷生态修复”的课题研究中,并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两篇,其中第一作者一篇:《二类木本植物对岸带土壤磷素的去除作用研究》。

  因为至善,我此后得以遇见许多开心的事和温暖的人。2014年1月在至善学院组织下,我与其他3名同学在报名选拔后一同来到宁波银行无锡分行实习,尽管可能我的以后职业发展与此并无太多关联,但那一个月的朝夕相处与对职场的初初认识都令我记忆犹新。同年2月份我参加至善学院香港冬季访学活动,由于表现优秀,先后获得远翔奖学金、远翔奖学金突出表现奖及至善学院对外交流专项奖学金。此后担任至善学院党员工作站环土学院组长直至毕业,并在至善学院党员工作站微电影评比大赛中与其他三个学院组队荣获第一名。7月,我有幸去到无锡新区建设环保局进行为期一月的实习,此次实习过程中,我更深刻了解了环境工程专业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知识的运用与熟悉,也坚定了我继续读研深造的决定。

  而闲暇生活中的我,多少带着点懒惰的意味。好奇怪,我没有太多爱好,没认真读过几本儿像样的书,没有太多出游的心情,但也因为这么一个无趣的我,才更容易在平淡日子里细细观察它的美好和安静。大学里,除了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活动,对于公益我也参与不少。2013到2014年间,我先后去往苏州、常州、无锡及浙江湖州等地参加无锡市环保局组织的水质调研活动,并获得无锡市水质调查先进个人的称号。担任环工1102党支部书记前后,组织学院各位党员及积极分子同学投公益实践,多次到无锡市人民医院及儿童医院进行志愿导医服务,被评为江南大学“优秀志愿者”。

  在江南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总结起来,有辛苦,更有收获。从起初徘徊在就业与读研的抉择间,到坚定读研目标,再到一路过关斩将,推免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一过程显然是漫长且艰辛的,但这漫长过程中收获的经历与知识更是丰富且大有裨益的。幸而生活中我们遇得到许许多多的小确幸,希望这么这么多的小确幸让我们乐观,陪伴我们度过漫漫的时光。

  写了这么些文字,忽地想起还未给它们取个名字。想到江南大学的校训是: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两校的校友,索性便取名作: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不忘母校关怀,也警醒自己勤学奋进,希望你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