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焕勇 博士 江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026831905@qq.com
研究方向:
企业管理、创业创新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博士、江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研究方向
企业管理、创业创新
二、专业社团
无锡市人力资源研究基地、江南大学中小企业研究院
三、主讲课程
硕士:《企业文化与伦理》、《组织行为学》
本科:《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
四、荣誉
曾获校级“教学成果奖”
五、设计研究
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第一作者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学分:2.0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24 实验(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至善学院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
管理学原理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属于学科平台课程。本课程以人类社会集体活动的管理为研究对象,系统讲授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手段,并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指导实际管理工作、指导帮助其它专业管理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是管理学科的导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本课程主要包括管理概述、发展简史、管理环境以及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教学和对当今社会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身边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形成一定的实际技能,以适应当今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管理学科的导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本课程主要包括管理概述、发展简史、管理环境以及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教学和对当今社会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身边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形成一定的实际技能,以适应当今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1章 管理和管理者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管理的概念和职能,区分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熟悉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1.1什么是管理?
1.2 管理的职能
1.3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
1.4 卡茨的管理者技能
第2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悉并理解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以及古典管理思想阶段的特点,熟悉梅奥的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动态。
2.1 古典管理理论
2.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2.3 现代管理理论
第3章 管理环境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环境的概念及其不确定性,区分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理解并掌握组织文化和社会责任,熟悉SWOT分析
3.1 管理环境
3.2 组织文化与社会责任
3.3 SWOT分析
第4章 决策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决策概念,熟悉决策的过程,理解决策的理性模型及其局限性,理解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掌握基于有限理性的决策的满意准则,理解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理解直觉决策,掌握群体决策的优缺点,掌握优化决策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4.1 决策与决策理论
4.2 决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3 决策的分类
4.4 决策方法
第5章 计划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熟悉计划的编制过程、计划的分类,了解战略管理的过程以及公司战略的基本类型,理解并掌握目标管理及其过程。
5.1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5.2 计划的类型
5.3 计划的编制过程
5.4 战略管理
5.5 目标管理
第6章 组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要素:劳动分工、部门化、统一指挥、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职权与职责、直线与参谋、集权与分权、正式化,比较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熟悉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理解组织结构的类型,了解无边界组织,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熟悉招聘和解聘、选择和培训以及绩效评估,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熟悉变革的方式,分析变革的阻力及其应对。
6.1 组织结构与设计
6.2 人力资源管理
6.3 组织变革
第7章 领导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领导的概念,并能区分管理者和领导者,了解领导特质理论,掌握菲德勒权变模型,理解领导的路径-目标理论、领导情景理论,理解需要的概念,掌握激励的基本原理,掌握需要层次论、X-Y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以及激励的实务,理解沟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掌握沟通的过程、方式,熟悉沟通障碍及克服。
7.1 领导
7.2 激励
7.3 沟通
第8章 控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控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控制过程与控制类型以及有效控制的要求。
8.1 控制及其过程
8.2控制技术与方法
四、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属于考试课,采用大作业的形式。课程成绩由大作业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比例5:5。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作业等。
五、 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
讲课时数 |
实验时数 |
实践学时 |
上机时数 |
自学时数 |
习题课 |
讨论时数 |
管理和管理者 |
2 |
|
|
|
|
|
1 |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 |
|
|
|
|
|
1 |
管理环境 |
2 |
|
|
|
|
|
1 |
决策 |
2 |
|
|
|
|
|
1 |
计划 |
2 |
|
|
|
|
|
1 |
组织 |
2 |
|
|
|
|
|
1 |
领导 |
2 |
|
|
|
|
|
1 |
控制 |
2 |
|
|
|
|
|
1 |
创新 |
2 |
|
|
|
|
|
1 |
合 计 |
16 |
|
|
|
|
|
8 |
总 计 |
24 |
六、参考教材
罗宾斯等.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第8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威廉姆斯.管理学(第2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韦里克等.管理学精要:国际化视角(第7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七、有关说明
先修课程:无
撰写人:张焕勇